English

总结中国古代数学

2000-03-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张其友 我有话说

为了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情况与辉煌成就作一次彻底的清理与研究,借以达到发扬成绩,总结规律,预见未来并服务于我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满足国内外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或其他方面的需求之目的,一部由中科院院士吴文俊先生主编并亲自作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作国家“八五”重点图书选题规划项目的巨大史学著作《中国数学史大系》(以下简称《大系》)终于问世了,这是中国数学史研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大系》共分10卷本,400余万字。在中国数学史著名专家、教授吴文俊、白尚恕、沈康身、李迪等的倡议与领导之下,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写作。该书是一部全面论述中国传统数学历史发展的巨大著作,年代从旧石器时代始,历经西汉末,东汉到三国末,西晋到五代末,两宋时代,金、元、明(包括西夏),直至清朝末年,时间跨度之长,规模之宏大,内容之全面,史料之丰富,价值之高,观点之独到,在古今中外中国数学史研究与整理的诸多论著中尚不多见。

中国古代数学有其自身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发展道路。它持续不断,长期发达,成就辉煌,呈现出鲜明异常的“东方数学”的色彩,对于世界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些西方学者由于持有“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偏见,错误地认为中国古代数学是受西方数学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大系》以中国古代数学辉煌成果的翔实史料雄辨地说明,中国数学在中国不仅是“土生”的,而且还是“土长”的。无论是北周甄鸾的《五曹算经》,东汉刘歆的《九章算术》,还是金元之际李冶的《测圆海镜》,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明代程大位的《算法统宗》,乃至清代的数学百科全书《数理精蕴》等等,这些数学的创造者无一不是炎黄子孙;这些辉煌的数学成果无一不是中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象征。虽然在16世纪末叶,西方数学首次传入中国,但对中国数学产生的影响是微小的,没有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直到19世纪中叶,西方数学第二次传入之后,中国数学才改弦易辙,最终地汇合于世界数学的潮流之中。

为社会实际服务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也是它的特色。如果与外国古代数学著作相比较,中国传统数学在学以致用方面可以独树一帜。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古代数学典籍具有浓厚的应用数学色彩,这与古代希腊数学追求纯粹“理念”,形成强烈对照。这不仅表现在从《九章算术》开始,中国的算学经典基本上都遵从问题集解的体例编纂而成,而且涉及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某些实际情况和需要。

《大系》的问世,一方面,为现在或将来的国内外的研究工作者对中国数学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便,为各方面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资料,有些甚至是在他处不易得到的稀有资料和珍贵资料。这些资料除了大量的数学成果外,还包括一定的历史背景材料,数学教育、数学思想和数学家传记以及中外数学交流的内容等等。同时对重要数学著作的版本、流传、学术团体、学术刊物等也都予以相当的注意。另一方面,该书还为广大读者提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中国数学与西方数学相比较,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中国数学具有哪些特点?中国数学曾经有过繁荣时期,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后来为什么落后于西方,甚至落后于东邻日本?中国传统数学在世界数学史上占什么地位?产生过什么影响?现在还有影响吗?中国古代数学到底取得了多少项领先于世界的数学成果?……《大系》对于这些问题都努力尝试地给出回答,为从事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工作者以及业余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